产品条形码有哪些分类?
作者:东莞全盛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6-19 08:19:50
条形码过期之后,如果没有续期,条形码可以用吗?
商品条形码过期之后,如果没有按时去续期,那条形码是无法使用的。如果商品条形码过期了,还是继续使用会面临被罚款的风险的。《商品条形码管理办法》中第三十五条规定:未经核准注册使用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东莞条码的,在商品包装中上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或伪造商品条码的,或者使用已经注销的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责令改正,处以30000元以下罚款。所以商品条形码过期之后是不能继续使用的,如果企业要使用,要及时续期。
条形码大多指的是一种线性的黑白相间的线条,是为了方便对产品进行有效管理而设计的。虽然条形已经跟人们的生活习习相关,但是在人们的眼中,觉得条形码依然充满了神秘,好象使用了条形码的产品就实现了防伪功能。下面小编就条形码是否有防伪功能以及怎样利用条形码来进行来防伪进行讲解。
1、条形码是否具有防伪功能条形码本身的信息其实就是一串字符,用扫描枪扫描一下就可以得到该字符的内容,所以条形码是没有防伪功能的,通过条形码能够得到产品的信息,实际上是条形码软件对产品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来进行编码的,通过扫描条形码编码就可以找到该产品信息,脱离条形码脱离软件环境就只是单纯的一串字符。
2、怎样利用条形码来实现防伪东莞条码阅读非常方便,利用该优点,条码可以成为防伪技术上的重要手段。条形码防伪技术是应用条码技术与数码防伪技术的结合,即在标签上打印的号码可变、无序的防伪密码及对应的条码,他与普通条码最大的区别在于:
普通商品条码是固定的(即一种商品一种条码),而防伪条码则是一个商品一个不同的条码,并且条形码防伪经常会与其它高新技术想结合,如印刷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才能增强条码的实用性与防伪功能。目前经常用到的防伪方式主要有数字的数码防伪,数字和文字、字母组合的复合防伪码,三维图案防伪。当然除了这几种常见的防伪方式外,防伪行业还经常把例如纹理防伪、安全线等防伪技术当成防伪码的一部分,但我们在这里暂时不把这些防伪技术当成防伪码的组成部分。
为了教大家读懂商品东莞条码,合理利用条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昨天,市标准化信息中心围绕条码的结构、含义和应用等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据市标准化信息中心条码业务部负责人介绍,随着科技手段日益先进,用智能手机下载专用软件,就可以轻松读取条形码信息。消费者往往根据软件查询到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等信息来判断商品的真伪。其实,条形码本身并不具有防伪功能。商品条码一般在零售、物流、仓储等流通领域应用较多,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库存、提高结算准确率。所以,消费者根据商品条码来判断产品的真伪是不科学的。
东莞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二十年代,诞生于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一位名叫JohnKermode性格古怪的发明家“异想天开”地想对邮政单据实现自动分检,那时侯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为此Kermode发明了最早的条码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注:这种方法称为模块比较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然后,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一个扫描器(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方法,即译码器。
Kermode的扫描器利用当时新发明的光电池来收集反射光。“空”反射回来的是强信号,“条”反射回来的是弱信号。与当今高速度的电子元气件应用不同的是,Kermode利用磁性线圈来测定“条”和“空”。就象一个小孩将电线与电池连接再绕在一颗钉子上来夹纸。Kermode用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在接收到“空”的信号的时候吸引一个开关,在接收到“条”的信号的时候,释放开关并接通电路。因此,最早的条码阅读器噪音很大。开关由一系列的继电器控制,“开”和“关”由打印在信封上“条”的数量决定。通过这种方法,条码符号直接对信件进行分检。
此后不久,Kermode的合作者DouglasYoung,在Kermode码的基础上作了些改进。Kermode码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当的低,并且很难编出十个以上的不同代码。而Young码使用更少的条,但是利用条之间空的尺寸变化,就象今天的UPC条码符号使用四个不同的条空尺寸。新的条码符号可在同样大小的空间对一百个不同的地区进行编码,而Kermode码只能对十个不同的地区进行编码。
直到1949年的专利文献中才第一次有了NormWoodland和BernardSilver发明的全方位条码符号的记载,在这之前的专利文献中始终没有条码技术的记录,也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的先例。NormWoodland和BemardSilver的想法是利用Kermode和YOung的垂直的“条”和“空”,并使之弯曲成环状,非常象射箭的靶子。这样扫描器通过扫描图形的中心,能够对条码符号解码,不管条码符号方向的朝向。
在利用这项专利技术对其进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一位科幻小说作家Isaac-Azimov在他的“裸露的太阳”一书中讲述了使用信息编码的新方法实现自动识别的事例。那时人们觉得此书中的条码符号看上去象是一个方格子的棋盘,但是今天的条码专业人士马上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二维矩阵条码符号。虽然此条码符号没有方向、定位和定时,但很显然它表示的是高信息密度的数字编码。
直到1970年IterfaceMechanisms公司开发出“二维码”之后,才有了价格适于销售的二维矩阵条码的打印和识读设备。那时二维矩阵条码用于报社排版过程的自动化。二维矩阵条码印在纸带上,由今天的一维CCD扫描器扫描识读。CCD发出的光照在纸带上,每个光电池对准纸带的不同区域。每个光电池根据纸带上印刷条码与否输出不同的图案,组合产生一个高密度信息图案。用这种方法可在相同大小的空间打印上一个单一的字符,作为早期Kermode码之中的一个单一的条。定时信息也包括在内,所以整个过程是合理的。当第一个系统进入市场后,包括打印和识读设备在内的全套设备大约要5000美元。
上一篇:产品条码的应用
下一篇:东莞产品条码怎么使用?
- 东莞Code 128条码办理步骤指南[ 2025-01-17 ]
- 东莞Code 128条码办理步骤详解[ 2025-01-16 ]
- 东莞一维条形码基本原则与应用实践[ 2025-01-15 ]
- 东莞一维条形码基本原则解析[ 2025-01-14 ]
- 深入探讨东莞饮料条码的识读条件[ 2025-01-13 ]
- 探讨东莞饮料条码识读所需的条件[ 2025-01-12 ]